身外唯须醉,人间尽是愁
出处:《独游寄卫长林》
唐 · 司空曙
草绿春阳动,迟迟泽畔游。
恋花同野蝶,爱水剧江鸥。
身外唯须醉,人间尽是愁。
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恋花同野蝶,爱水剧江鸥。
身外唯须醉,人间尽是愁。
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草绿:草色转绿,象征春天的到来。春阳:春天的阳光。
泽畔:水边,河边。
恋花:对花的眷恋,形容欣赏花朵的心情。
野蝶:野生的蝴蝶。
爱水:喜爱水面,指喜欢水边的环境。
剧:超过,胜过。
江鸥:生活在江边的鸥鸟,常被用来象征自由。
身外:身外之事,指生活中的琐事或世俗事务。
醉:这里指借酒消愁。
人间:社会,尘世。
鸣玉者:这里代指地位高的人,古代官员佩戴玉佩,声名显赫。
卖瓜侯:卖瓜的侯爷,这里可能是指地位低但生活自在的人。
翻译
草儿在春日阳光下绿得生机勃勃,我在河边缓缓漫步游玩。留连花朵如同野蝶般,热爱水面胜过江鸥。
生活中唯有沉醉可以忘忧,人世间充满忧虑。
谁知道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其实并不羡慕卖瓜的侯爷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闲适的景象,诗人在草绿和温暖的阳光中漫步于湿地边缘,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迟迟泽畔游"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尽情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怀。而"恋花同野蝶,爱水剧江鸥"则是诗人对花和蝴蝶,对水边和江鸥的喜爱,展示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然而,在这种宁静美好的外表之下,诗人内心却充满了忧愁。"身外唯须醉,人间尽是愁"透露出诗人想要借酒来忘却世间的烦恼,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本就充满了悲哀。
最后两句"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动的心境。诗人认为真正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并不羡慕那些通过贩卖蔬菜(卖瓜侯)获得功名的世人,而是宁愿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独立。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感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于尘世烦恼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