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两蓬鬓,愁入少年场
出处:《春日即事九首 其八》
宋 · 李廌
娇马宁馨郎,毡车薄媚娘。
萧萧两蓬鬓,愁入少年场。
萧萧两蓬鬓,愁入少年场。
注释
娇马:形容马匹秀美可爱。宁馨郎:年轻且有魅力的男子。
毡车:用毛毡制成的轻便车辆。
薄媚娘:轻盈而妩媚的女子。
萧萧:形容声音微弱或风声凄凉。
两蓬鬓:蓬松的双鬓,指女子的头发。
愁:忧愁的情绪。
少年场:年轻人的社交场合。
翻译
娇美的马儿属于年轻的郎君轻盈的毡车坐着美丽的女子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句,通过对娇嫩马匹和精致车辆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在美好季节中追求享乐生活的情趣。"娇马宁馨郎"中的“娇马”指的是体态轻盈、姿色优雅的良马,而"宁馨郎"则描绘了一种淡雅、高贵的气质,给人以静谧和美好的感觉。
"毡车薄媚娘"中,“毡车”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用毡子或兽皮覆盖,以保温和遮风尘。这里借用来形容车子的精致与华丽,而“薄媚娘”则更进一步描绘出乘坐者必定是美貌如画的女性,给人以柔美动人的印象。
"萧萧两蓬鬓"中,“萧萧”形容头发飘逸的声音,"两蓬鬓"指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即将头发束起分成左右两部分。这里则是说春风轻拂,美人的头发仿佛随之摇曳,流露出一种不经意间的妩媚。
最后,“愁入少年场”一句,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一丝忧郁。在这欢乐的春日场景中,诗人却无法全然沉浸于此,而是情感复杂,有所思索。这种对美好事物既爱恋又有一份超然的心境,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怀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春日里的轻松愉悦与内心的微妙情感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