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酒船三万斛,与君轰醉太湖秋
荒城雨多秋气重,颓垣败屋深茅菅。
漫漫长夜浩歌起,清涕晓枕留馀潸。
曹侯少年出纨绮,高门大屋垂杨里。
诸房三十侍中郎,独守残编北窗底。
王孙上客生光辉,竹花不实鹓雏饥。
丝桐切切解人语,海云唤得青鸾飞。
梁园三月花如雾,临锦芳华朝复暮。
阿京风调阿钦才,晕碧裁红须小杜。
长安张敞号眉妩,吴中周郎知曲误。
香生春动一诗成,瑞露灵芝满窗户。
鱼龙吹浪三山没,万里西风入华发。
无人重典鹔鹴裘,展转空床卧秋月。
宝镜埋寒灰,郁郁万古不可开。
龙剑出地底,青天白日驱云雷。
层冰千里不可留,离魂楚些招归来。
生不愿朝入省暮入台,愿与竹林嵇阮同举杯。
郎食猩猩唇,妾食鲤鱼尾,不如孟光案头一盂水。
黄河之水天上流,何物可煮人间愁。
撑霆裂月不称意,更与倒翻鹦鹉洲。
安得酒船三万斛,与君轰醉太湖秋。
鉴赏
这首《南冠行》是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以南冠为题,描绘了诗人被囚禁在异国他乡的悲苦经历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抗争。
首句“南冠累累渡河关”,以“南冠”这一古代囚犯的标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被囚禁的情景,同时“累累”二字暗示了囚禁时间之长,以及所受苦难之重。“毕逋头白乃得还”,通过“毕逋”这一鸟名,比喻诗人历经沧桑,最终得以返回故土,但已年老体衰,饱经风霜。
接下来,“荒城雨多秋气重,颓垣败屋深茅菅”两句,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荒凉景象,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而“漫漫长夜浩歌起,清涕晓枕留馀潸”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即使在夜晚也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泪水在枕头边留下痕迹。
“曹侯少年出纨绮,高门大屋垂杨里”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诸房三十侍中郎,独守残编北窗底”则揭示了诗人被囚期间的寂寞与坚持,尽管身处逆境,仍不忘学问。
“王孙上客生光辉,竹花不实鹓雏饥”两句,以竹花不实、鹓雏饥饿的景象,象征了诗人的处境与内心的痛苦。而“丝桐切切解人语,海云唤得青鸾飞”则通过音乐与神话中的鸟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事物的向往。
“梁园三月花如雾,临锦芳华朝复暮”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美好场景,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由的渴望。而“阿京风调阿钦才,晕碧裁红须小杜”则通过引用杜甫的才华,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长安张敞号眉妩,吴中周郎知曲误”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而“香生春动一诗成,瑞露灵芝满窗户”则展示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与才华。
“鱼龙吹浪三山没,万里西风入华发”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壮丽景色,内心却充满了无奈与苍凉。而“无人重典鹔鹴裘,展转空床卧秋月”则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贫困与孤独。
“宝镜埋寒灰,郁郁万古不可开。龙剑出地底,青天白日驱云雷”通过宝镜与龙剑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力量的渴望。而“层冰千里不可留,离魂楚些招归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生不愿朝入省暮入台,愿与竹林嵇阮同举杯。郎食猩猩唇,妾食鲤鱼尾,不如孟光案头一盂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与爱情的珍视。而“黄河之水天上流,何物可煮人间愁”则以黄河之水的奔腾,象征着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无尽感慨。通过“撑霆裂月不称意,更与倒翻鹦鹉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反抗。最后,“安得酒船三万斛,与君轰醉太湖秋”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共度佳节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遭遇与情感,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元好问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悲壮与希望的世界,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由、理想与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