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榻偶随居士语,煮茶烧栗到宵分
海月未升楼上见,湖波初起坐中闻。
宝扉膜拜青莲相,石案傍行白氎纹。
促榻偶随居士语,煮茶烧栗到宵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绮塍:美丽的田径。松门:松木门。
尘缨:衣袖上的尘埃。
云:云朵。
海月:海上明月。
楼上见:在楼上看到。
湖波:湖面波纹。
坐中闻:在座中听到。
宝扉:珍贵的门扉。
青莲相:青莲的形象。
石案:石制案几。
白氎纹:白氎(细丝织物)的纹理。
促榻:矮榻。
居士:有学问或修行的人。
语:话语。
宵分:深夜。
翻译
穿过绮丽田径来到松木门,暂时拂去衣袖上的尘埃,仿佛与云朵亲近。还未见到楼上的海月升起,湖面的波纹声已在耳边响起。
对着珍贵的门扉膜拜,仿佛看见了青莲仙姿,石案上白氎纹路清晰可见。
围坐在矮榻边,偶尔跟随居士的话语,煮茶烤栗直到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生活图景。"绮塍行尽入松门",诗人走过繁复的小路,进入了被松树环抱的寺庙大门。这是一个转换场景的句子,引导读者步入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
接下来的"暂拂尘缨袖惹云",则描写诗人在这片静谧中轻拂衣袖,不经意间就触动了飘浮的云朵。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也反映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境。
下一句"海月未升楼上见,湖波初起坐中闻",通过对月亮未升、湖水微波的观察,传递了时间的流逝以及空间的广阔。诗人在高处可以望见远方的月亮,在安静的室内也能听到湖水的涟漪,这种对自然界微妙感应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
"宝扉膜拜青莲相"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宗教礼仪的画面。"宝扉"指的是精致装饰的门扉,而"膜拜青莲相"则是对佛像的崇拜之举,通过这句话,我们感受到诗人对信仰的尊重和内心的平静。
紧接着的"石案傍行白氎纹",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书写文字的情景。"石案"是用石头制成的桌子,而"傍行白氎纹"则是指笔下的墨迹随着书写流淌,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这不仅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创作状态,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超脱。
最后两句"促榻偶随居士语,煮茶烧栗到宵分",则是对夜晚生活的一种描写。"促榻"意味着临时搭起的床铺,而"偶随居士语"则表达了诗人与寺庙中住持有闲适的交谈。"煮茶烧栗到宵分",则是夜晚生活中的一个温馨场景,通过煮茶和烤栗的活动,表现出一种安详而悠长的夜晚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宗教礼仪以及日常生活细节的精妙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寺庙内寻找精神寄托与心灵平静的一种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