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穷春又立,梅雪共斑斑
出处:《示病》
宋 · 韩淲
示病原非病,爱闲方始闲。
水边宁欠水,山外更多山。
我岂要人拙,人应嫌我顽。
腊穷春又立,梅雪共斑斑。
水边宁欠水,山外更多山。
我岂要人拙,人应嫌我顽。
腊穷春又立,梅雪共斑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示病》。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病”与“闲”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首联“示病原非病,爱闲方始闲”,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并非真的患病,而是喜爱闲适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病”并非身体上的疾病,而是生活中的忙碌或烦恼,而“闲”则是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颔联“水边宁欠水,山外更多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在水边,虽然没有足够的水,但山外却有着更多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我岂要人拙,人应嫌我顽”,转而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诗人似乎在说,自己并不希望他人过于拙笨,而自己可能因为性格上的某些特质而被他人认为顽固或不易相处。
尾联“腊穷春又立,梅雪共斑斑”,以季节更替为背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循环之美。即使在寒冷的腊月过后,春天依然会到来,梅花与雪花共存于斑驳之中,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对“病”与“闲”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