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良人与我期,不谓当过时全文

良人与我期,不谓当过时

出处:《代苏属国妇诗
南北朝 · 萧衍
良人与我期,不谓当过时
秋风忽送节,白露凝前基。
怆怆独凉枕,搔搔孤月帷。
忽听西北雁,似从寒海湄。
果衔万里书,中有生离辞。
惟言长别矣,不复道相思。
胡羊久剽夺,汉节故支持。
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
空怀之死誓,远劳同穴诗。

拼音版原文

liángrén

wèidāngguòshí

qiūfēngsòngjié

báiníngqián

chuàngchuàngliángzhěn

sāosāoyuèwéi

tīng西běiyàn

cónghánhǎiméi

guǒxiánwànshū

zhōngyǒushēng

wéiyánchángbié

dàoxiāng

yángjiǔpiāo

duó

hànjiézhīchí

shàngkànwèizhōng

liǎnxiàlèi

kōng怀huáizhīshì

yuǎnláotóngxuésh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萧衍的作品,名为《代苏属国妇诗》。诗中表达了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担忧,以及对家国之情的深沉感慨。

"良人与我期,不谓当过时。秋风忽送节,白露凝前基。"

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期待与失望交织的情境。诗人所托之良人,即是远方的丈夫或亲人,他们之间有着约定,但现实却让这份期盼变得遥不可及。秋风送来的是季节的更迭,而白露凝结在前院的台阶上,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积淀。

"怆怆独凉枕,搔搔孤月帷。"

这里,“怆怆”形容心中的哀伤与不安,而“凉枕”则是夜不能寐的写照。“搔搔”表现了诗人在孤冷的月光下,拨弄着窗棂或帘钩的情景,透露出内心的寂寞与无聊。

"忽听西北雁,似从寒海湄。"

突然听到远方传来的雁鸣声,如同是来自遥远的寒冷之地——“寒海”给人以广阔而又荒凉的感觉,这里的“雁”不仅是一种鸟类,也常常象征着边塞的孤独与寂寞。

"果衔万里书,中有生离辞。"

诗中的“果”是指雁鸟,它衔带着一封跨越万里的书信,而这封信中包含了生离死别的话语,让人感受到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

"惟言长别矣,不复道相思。"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境,长时间的分别让人几乎不敢再提及相思的情愫,因为它带来的痛楚太过沉重。

"胡羊久剽夺,汉节故支持。"

“胡羊”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所饲养的羊群,而“剽夺”则是形容战争的残酷和毁灭。“汉节”则是对古代汉朝边塞将士的一种怀念之情,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家国安危的关切。

"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

“帛”在这里指的是书信或锦帛,而“帛上看未终”则是说诗人还未读完手中的信件,因为其中的情感波动让她无法继续阅读。而“脸下泪如丝”形容了诗人的眼泪像细丝一样不断地流淌,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伤。

"空怀之死誓,远劳同穴诗。"

最后两句,“空怀之死誓”中的“空怀”可能是指对逝去之事的无尽思念或遗憾,而“死誓”则是一种生死契约的比喻,表达了对亲人或丈夫的承诺与牵挂。“远劳同穴诗”则是在表达即使在遥远的地方,也会像陪伴在墓穴中一样,用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劳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国家边塞的关怀。萧衍以其精湛的笔法,将这种复杂的情感世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