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共泛湓之浦,旅泊次城楼全文

共泛湓之浦,旅泊次城楼

南北朝 · 何逊
我为浔阳客,戒旦乃西游。
君随春水驶,鸡鸣亦动舟。
共泛湓之浦,旅泊次城楼
华烛已消半,更人数唱筹。
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

拼音版原文

wèixúnyáng

jièdànnǎi西yóu

jūnsuíchūnshuǐshǐ

míngdòngzhōu

gòngfànpénzhī

chénglóu

huázhúxiāobàn

gèngrénshùchàngchóu

xíngréncóngbié

yānliú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旅途中的随遇而安。诗人自称为浔阳的客人,清晨便启程向西行进。这里的“戒旦乃西游”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渴望和准备。

“君随春水驶,鸡鸣亦动舟。”这两句通过对比春水的迅疾与鸡鸣声中带有的急迫感,传递出一种自然界中的活力与紧迫感。春水象征着生命力的勃发,而鸡鸣则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紧迫。

“共泛湓之浦,旅泊次城楼。”诗人与友人共同在湓口(即湓水之滨)泛舟,夜宿于城楼。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

“华烛已消半,更人数唱筹。”诗中的“华烛”指的是蜡烛,“更人数唱筌”则是说夜深人静之际,有人开始计算天干地支来记录时间。这里通过对蜡烛和计时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夜深人静、时间在流逝中的氛围。

“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诗尾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行人在此别过之后,一去不再回头,显得既急促又决绝。这也许暗示着诗人对未来旅途的期待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别之际复杂的情感,以及他对生活、旅行和友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