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出处:《送子守衡州》
宋 · 李曾伯
雁峰自昔号名州,尔既难辞我莫留。
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
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
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
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
注释
雁峰:古代地名,可能指某个有声誉的地方。自昔:自古以来。
尔:你。
难辞:难以推脱。
我莫留:我不再挽留。
临政:处理政务。
毋忘:不要忘记。
宣上德:宣扬皇上的美德。
持身:保持个人品行。
遗亲羞:让亲人蒙羞。
循良守:优秀的官员。
罔俾:不要让。
恩泽侯:因恩宠而封侯。
国事:国家大事。
殷:繁重。
宜:应该。
黾勉:努力。
明年:来年。
归舟:返回的船只。
翻译
雁峰自古以来就以名城著称,你既然难以推辞,我也不再挽留。在治理政务时不要忘记宣扬皇上的美德,保持个人品行谨慎以免让亲人蒙羞。
应当让百姓称赞你的良好管理,不要让人质疑你是因恩宠而封侯。
国家事务正繁重,我们应该努力工作,明年我会自己乘船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者对即将离去的子孙的期望和嘱咐,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雁峰自昔号名州"一句点出了守衡州之地的重要性,而"尔既难辞我莫留"则表达了对离去者的不舍与期望其完成使命。
接下来的两句"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强调了为官者应秉持的道德规范和个人品行,不仅要忠诚履职,更需保持清廉,以免辱没家庭声誉。
接着的"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则是对子孙在担任官职时如何与民相处的指导,希望其能够公正无私,让百姓赞颂,而不是遭到谴责。
最后两句"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表达了长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子孙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期待,希望来年能平安无事,自己能够返回故乡。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官德和家风的重视,也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情感与责任心,是一篇富有教诲意义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