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锦江离别处,江边手折垂杨树
出处:《过驻节桥读东阜刘远夫公碑文怆然有感》
明 · 杨慎
溪尾水沄沄,峰头正夕曛。
含栖经驻节,洒泪读遗文。
桥南花如浣花好,桥北油油生碧草。
草色逐年新,花开又一春。
可怜东阜客,今作北邙尘。
忆昨锦江离别处,江边手折垂杨树。
千里还乡不见君,断肠邻笛山阳赋。
含栖经驻节,洒泪读遗文。
桥南花如浣花好,桥北油油生碧草。
草色逐年新,花开又一春。
可怜东阜客,今作北邙尘。
忆昨锦江离别处,江边手折垂杨树。
千里还乡不见君,断肠邻笛山阳赋。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过驻节桥读东阜刘远夫公碑文怆然有感》描绘了诗人行经驻节桥时的情景和内心感受。首句“溪尾水沄沄”以潺潺流水声渲染出静谧的环境,接着“峰头正夕曛”点明时间是傍晚,夕阳西下,景色凄凉。诗人在此停留,阅读刘远夫公的碑文,触发了哀思。
“含栖经驻节,洒泪读遗文”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以及读碑文时的悲痛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桥南花如浣花好,桥北油油生碧草”描绘了桥两岸的自然景色,以花木的生机反衬出人事的无常,暗示了刘远夫公的去世。
“草色逐年新,花开又一春”进一步强调时光流转,而人却无法复返,增添了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两句“可怜东阜客,今作北邙尘”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将刘远夫公比作“东阜客”,如今已化为尘土,令人悲痛不已。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故人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的无常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