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血脉始和畅,渐久神气皆扬扬
天工衒术逞奇巧,剪冰作花散下方。
空斋有客羸且病,正襟危坐冻欲僵。
地炉无火灰亦冷,双足刺若触剑铓。
故人相爱意殊厚,凌晨投以炭二筐。
瘦形挺然状鸡骨,尚带栎坞秋烟香。
便如暗室正欲睹,忽向目前逢夜光。
施敲石火自吹燎,陡觉群阴皆遁藏。
须臾血脉始和畅,渐久神气皆扬扬。
信知此物功不细,能使阳德随昭彰。
吾闻冬至子之半,泰道从此当开阳。
今年天心亦何事,乃遣沴气妨时旸。
缄诗报谢有深感,梅花几日开春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寒冷时节,一位贫病交加的客人在简陋的居所中,因友人送来炭火而感到温暖与慰藉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炭火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温暖,更是心灵上的光明与希望。
首句“岁云暮矣天荒凉”,点明了时间背景——年末的寒冷季节,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北风萧飒号枯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凄冷,北风呼啸,枯桑哀鸣,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景象。
“天工衒术逞奇巧,剪冰作花散下方”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天工比作巧匠,用冰雕成花朵,象征着自然界的奇巧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寒冷中的生机与希望。
接下来,“空斋有客羸且病,正襟危坐冻欲僵”描绘了主人公的处境——在简陋的居所中,病弱不堪,冻得几乎要僵硬。这一场景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炭火的重要性。
“地炉无火灰亦冷,双足刺若触剑铓”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困境,地炉里没有火,灰烬也已冷却,双脚如同触碰锋利的剑刃,极度寒冷。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故人相爱意殊厚,凌晨投以炭二筐”。友人的慷慨相助,为主人公带来了温暖与希望。炭火不仅解除了身体的寒冷,更照亮了心灵的黑暗,使主人公感到温暖与光明。
“瘦形挺然状鸡骨,尚带栎坞秋烟香”描述了炭火的形状与香气,既体现了其物质价值,也象征了友情的珍贵与持久。
“便如暗室正欲睹,忽向目前逢夜光”表达了炭火对主人公的启示作用,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寓意着希望与温暖。
“施敲石火自吹燎,陡觉群阴皆遁藏”描述了炭火点燃的过程,以及它驱散寒冷与阴霾的力量,象征着光明战胜黑暗。
“须臾血脉始和畅,渐久神气皆扬扬”描绘了炭火带来的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温暖,使主人公感到舒适与愉悦。
“信知此物功不细,能使阳德随昭彰”强调了炭火的功德,不仅温暖了身体,也照亮了心灵,象征着友情与善良的力量。
“吾闻冬至子之半,泰道从此当开阳”引用了冬至节气的知识,暗示了从寒冷到温暖的转变,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今年天心亦何事,乃遣沴气妨时旸”表达了对恶劣天气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善行的感激之情。
“缄诗报谢有深感,梅花几日开春香”结尾处,诗人表示将用诗歌来表达对友人的感谢,并期待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寒冷季节中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温暖与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