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地民风尚华藻,力农不似为商好全文

此地民风尚华藻,力农不似为商好

明 · 朱同
朝发京都城,暮上姑苏道。
姑苏台上今何如,摇曳春风有芳草。
芳草萋萋接长洲,居民商舸何其稠。
大船如屋连平地,清歌妙舞盈高楼。
此地民风尚华藻,力农不似为商好
商儿鼓柁任所游,贫民科徵岂终保。
理民平政在斯行,慎勿远效蓝田生。

鉴赏

这首明代朱同的《送黄彦辉之官长洲丞》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繁荣景象。首句“朝发京都城,暮上姑苏道”展现了友人旅途的匆忙,从京城出发,傍晚时分已至姑苏之地。接下来的诗句“姑苏台上今何如,摇曳春风有芳草”以姑苏台为背景,感叹春风中芳草茂盛,暗示了古城的生机与活力。

“芳草萋萋接长洲,居民商舸何其稠”进一步描绘了长洲的繁华,两岸芳草连绵,舟楫穿梭,商业气息浓厚。诗人通过“大船如屋连平地,清歌妙舞盈高楼”形象地刻画出船只之大和楼阁之盛,展现出当地富庶和娱乐生活的丰富。

诗中“此地民风尚华藻,力农不似为商好”表达了对当地民众崇尚文采、偏好商业风气的观察,认为农耕不如经商更能体现地方特色。然而,“商儿鼓柁任所游,贫民科徵岂终保”则揭示了商业活动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即贫富差距加大,税收负担可能压在贫民身上。

最后两句“理民平政在斯行,慎勿远效蓝田生”告诫黄彦辉,作为官员,应注重公平治理,避免过度依赖商业发展,以免导致社会失衡,这是对友人赴任的叮嘱,也是对地方治理理念的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既赞美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也寓含了对民生与政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