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香径下涪翁拜,笠屐无烦更画公
清 · 王又曾
春梦无痕随露电,精城裂石同强箭。
谪来东海殊萧然,冷若饥鹤投空山。
邦人刻像纪公德,缅想风流元祐间。
饱饭和诗妙齐物,雪泥指爪何形迹。
秀才写貌太清寒,此老胸中仍大适。
苍茫独立冰雪容,归心片月峨嵋中。
瓣香径下涪翁拜,笠屐无烦更画公。
谪来东海殊萧然,冷若饥鹤投空山。
邦人刻像纪公德,缅想风流元祐间。
饱饭和诗妙齐物,雪泥指爪何形迹。
秀才写貌太清寒,此老胸中仍大适。
苍茫独立冰雪容,归心片月峨嵋中。
瓣香径下涪翁拜,笠屐无烦更画公。
鉴赏
这首清代王又曾的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梦境消逝如露电,石刻形象生动如强箭的场景。诗人谪居东海,心境萧瑟,如同饥饿的鹤投向空山,流露出孤独与寂寥。当地百姓以石刻铭记他的美德,怀念他在元祐年间风流倜傥的时光。诗人以诗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认为饱餐之余吟诗能通达万物,而生活痕迹就像雪泥鸿爪,难以追寻。
诗中提到的秀才何充以其画像为题,画工精细却略显清寒,但诗人赞赏其笔下的东坡形象依然传达出内心的宽广与适意。东坡先生在冰雪中独立,其心境如峨嵋山月般高洁。诗人行至佛像前膜拜,表示无需再画,只凭心中景致即可。整首诗通过描绘石刻像,表达了对东坡的敬仰以及对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