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雁门市,初服鹿皮冠
出处:《王爱川先生归冯翊诗以送之》
明 · 王世贞
叶县君其后,谈玄早弃官。
远公一开社,陶令不眉攒。
为识黄金界,翻憎白玉棺。
晨钟僧粥暖,夜呗佛灯寒。
狮子现毛孔,莲花生舌端。
归心雁门市,初服鹿皮冠。
莫恋枌榆好,西方行路难。
远公一开社,陶令不眉攒。
为识黄金界,翻憎白玉棺。
晨钟僧粥暖,夜呗佛灯寒。
狮子现毛孔,莲花生舌端。
归心雁门市,初服鹿皮冠。
莫恋枌榆好,西方行路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友人王爱川先生归隐冯翊所作的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佛教信仰的崇敬。
首联“叶县君其后,谈玄早弃官”,借用了古代隐士叶县君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早年放弃官场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赞赏。接着“远公一开社,陶令不眉攒”两句,通过引用东晋高僧慧远和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归隐的决心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为识黄金界,翻憎白玉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世俗的荣华富贵(黄金界)与死亡(白玉棺)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物质世界的淡泊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接下来“晨钟僧粥暖,夜呗佛灯寒”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隐居生活场景,晨钟声声,僧人粥饭温暖人心;夜晚诵经之声,佛灯照亮心灵,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狮子现毛孔,莲花生舌端”两句,运用佛教中的象征,狮子象征着威严与力量,莲花则代表纯洁与智慧,形象地表达了友人在归隐生活中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绽放。最后,“归心雁门市,初服鹿皮冠”描绘了友人归隐后的日常生活状态,穿着鹿皮冠,生活在雁门市,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莫恋枌榆好,西方行路难”则是对友人的劝勉,提醒他不要过于留恋尘世的安逸,因为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道路并不容易,暗含了对友人未来修行之路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和对佛教思想的融入,既展现了对友人选择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