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政不举,于凤何为崇
出处:《和永叔桐花十四韵》
宋 · 梅尧臣
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
春随井气生,白花飞濛濛。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结实待瑞羽,岁晚半枯空。
桐既无凤皇,井岂潜蛟龙。
乃知至神物,未易令人逢。
当时集颍川,偶值黄次公。
次公入为相,此鸟曷不从。
遂使神鹖雀,竟用奇怪穷。
我言非毁古,欲遵平直踪。
我愿二千石,但使德化隆。
有桐凤不来,于桐无愧容。
有凤政不举,于凤何为崇。
答君桐花篇,聊以发我衷。
春随井气生,白花飞濛濛。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结实待瑞羽,岁晚半枯空。
桐既无凤皇,井岂潜蛟龙。
乃知至神物,未易令人逢。
当时集颍川,偶值黄次公。
次公入为相,此鸟曷不从。
遂使神鹖雀,竟用奇怪穷。
我言非毁古,欲遵平直踪。
我愿二千石,但使德化隆。
有桐凤不来,于桐无愧容。
有凤政不举,于凤何为崇。
答君桐花篇,聊以发我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湛湛:形容水清澈。碧井:清澈的井。
梧桐:一种高大落叶乔木,象征吉祥。
井气:指井水的蒸气,象征春意。
瑞羽:吉祥的羽毛,常指凤凰。
次公:人名,黄次公。
二千石:古代官职,郡守级别的官员。
德化:道德教化。
愧容:惭愧的表情。
翻译
清亮的井水深又深,井上挺立着梧桐。春天随着井水的气息而来,白花飘洒如蒙蒙细雨。
清晨,梧桐枝头挂着甘甜露珠,味道融入冰冷泉水。
梧桐结出果实等待吉祥的凤凰,但年岁渐晚,果实多半已干枯。
既然没有凤凰栖息,这井中也不会藏有蛟龙。
由此可知,真正的神物难以轻易遇见。
当年它们聚集在颖川,恰巧遇到黄次公。
黄次公入朝为相,为何凤凰不随他而去?
于是,神鸟鹖雀的命运变得奇特困苦。
我并非诋毁古人,只是遵循公正之道。
我希望地方官员能以德治为主,提升道德教化。
即使梧桐引来凤凰,若无善政,凤凰又有何颜面停留。
如果不能推行善政,又怎能尊崇凤凰呢。
我以此诗回应你的《桐花篇》,借此表达我的内心感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永叔桐花十四韵》,通过对井边梧桐的描绘,寓言人事变迁。首句“湛湛碧井水,其上有梧桐”展现了清幽的环境,梧桐象征着高洁。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春随井气生,白花飞濛濛”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景象,而“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则暗示梧桐的品质如甘露般清甜。
然而,“结实待瑞羽,岁晚半枯空”表达了对梧桐未能引来凤凰的遗憾,暗指人才未得重用。诗人进一步借“桐既无凤皇,井岂潜蛟龙”表达对社会未能识才的批评。接着,他提到自己与好友黄次公的交往,暗示了对公正选拔贤能的期待。
最后,诗人提出“有桐凤不来,于桐无愧容”,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即使没有凤凰降临,梧桐也应保持自身的纯洁。他希望官员能以德行教化百姓,而不是单纯追求表面的尊崇。整首诗以对梧桐的感慨,寄寓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才任用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