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赖有邹从事,与山不磨有遗味
右军昔为怀祖困,此心勇往曾未识。
羊家叔子端可人,岘山何为苦伤神。
多情赖有邹从事,与山不磨有遗味。
平生寻幽几屐穿,始知欧峰峰外天。
扪参历井出鸟道,耳边河汉声潺湲。
千古追怀同一律,神明还观悲节物。
两郎凛凛安能来,定于何处埋尔骨。
往时宏觉大道场,心净无尘闻妙香。
幽禅寂寂师粲可,高韵卓卓凌羲黄。
九原芜没那能作,胜日良游自不恶。
灵云野桃初著花,鼻祖柏子僧前落。
玉函贝叶渡流沙,法筵复雨曼殊花。
充虚解战天皇饼,破魔惊睡赵州茶。
世网婴人太烦促,桑下安眠戒三宿。
柴扉草阁空归来,大梁推枕黄粱熟。
鉴赏
这首《游云居歌》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描绘了诗人游历云居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
诗中以“岷峨秀气凌太白”开篇,将云居寺所在的山峦比作岷峨,与太白山相媲美,展现其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接着,“右军昔为怀祖困”一句,借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表达了对云居寺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此心勇往曾未识”表达自己对云居寺的向往和探索之心。
“羊家叔子端可人,岘山何为苦伤神”两句,运用典故,以羊祜和叔子的形象,表达了对云居寺的深厚情感,岘山的“苦伤神”则暗示了诗人对云居寺的深深眷恋。
“多情赖有邹从事,与山不磨有遗味”中的“邹从事”可能指的是云居寺的一位僧人或管理者,诗人借此表达与云居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对云居寺独特韵味的欣赏。
“平生寻幽几屐穿,始知欧峰峰外天”描绘了诗人深入探索云居寺周边环境的过程,最终发现云居寺的广阔与神秘。
“扪参历井出鸟道,耳边河汉声潺湲”形象地描述了云居寺周围山川的险峻与宁静,以及自然之声的美妙。
“千古追怀同一律,神明还观悲节物”表达了诗人对云居寺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感慨,以及对自然节令变化的深切感受。
“两郎凛凛安能来,定于何处埋尔骨”可能是诗人对云居寺内两位重要人物的怀念,以及对生命归宿的思考。
“往时宏觉大道场,心净无尘闻妙香”描绘了云居寺作为佛教圣地的庄严与清净,以及僧侣们修行的氛围。
“幽禅寂寂师粲可,高韵卓卓凌羲黄”赞美了云居寺僧人的禅修境界和高超的韵律,超越了世俗的束缚。
“九原芜没那能作,胜日良游自不恶”表达了对云居寺历史遗迹的惋惜,同时也肯定了云居寺作为旅游胜地的价值。
“灵云野桃初著花,鼻祖柏子僧前落”描绘了云居寺春天的美丽景象,以及僧人生活的自然和谐。
“玉函贝叶渡流沙,法筵复雨曼殊花”可能是指云居寺藏经楼的珍贵佛经和法会的盛况,以及曼殊花的盛开。
“充虚解战天皇饼,破魔惊睡赵州茶”可能是指云居寺僧人日常生活的修行与茶事,以及他们对佛法的理解与实践。
“世网婴人太烦促,桑下安眠戒三宿”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压力的厌倦,以及向往云居寺僧人简单、宁静的生活方式。
“柴扉草阁空归来,大梁推枕黄粱熟”可能是指诗人结束云居寺之行后,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仍留恋于云居寺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