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出天门醉骑马,可怜蓬阁秘书郎
出处:《寄杨十二秘书》
唐 · 王建
初移古寺正南方,静是浮山远是庄。
人定犹行背街鼓,月高还去打僧房。
新诗欲写中朝满,旧卷常抄外国将。
闲出天门醉骑马,可怜蓬阁秘书郎。
人定犹行背街鼓,月高还去打僧房。
新诗欲写中朝满,旧卷常抄外国将。
闲出天门醉骑马,可怜蓬阁秘书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初移:初次搬迁。古寺:古老的寺庙。
正南方:正对着南方。
静:宁静。
浮山:比喻远离尘嚣的地方。
远是庄:远处是村庄,指远离世俗。
人定:夜深人静的时候,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人定为一更,大约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
犹行:仍然行走。
背街鼓:街鼓响过后的时间,指深夜。
月高:月亮升得很高,表示时间已晚。
打僧房:敲僧人的住所门,表示拜访。
新诗:新的诗歌创作。
中朝满:朝廷事务繁忙,没有时间写作。
旧卷:以前的书籍或卷轴。
常抄:经常抄写。
外国将:外国的将领,可能指历史上的或国外的军事策略。
闲出:闲暇时外出。
天门:这里比喻宫门或者高尚的境地。
醉骑马:酒醉后骑马,形容一种洒脱不羁的生活态度。
蓬阁:仙人的居所,这里比喻清闲的官署。
秘书郎:古代官职名,负责文书工作,这里指职位较低的文官。
翻译
初次迁居到古寺正好在正南方向,这里宁静超脱,远离尘世的村莊。夜深人静时我仍漫步在背后街巷,月高之时又转回僧舍敲门拜访。
想写新诗却发现朝廷事务繁多无暇,经常抄录的却是关于外国将领的旧章。
闲暇时我出天门醉酒后骑马游荡,可怜那蓬莱仙阁中的秘书郎生活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深厚的文化积累。开篇"初移古寺正南方,静是浮山远是庄",诗人刚刚迁居到一座古老的寺庙之中,那里位置适中,环境宁静,四周有山环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人定犹行背街鼓,月高还去打僧房",即便是人们安定下来,但生活的节奏依旧,夜深时分,还能听见远处传来的击鼓声和近处寺庙中的木鱼声,这些都在描绘一种平和而又不失生动的生活场景。
第三句"月高还去打僧房"透露出诗人对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他似乎更倾向于这种环境来寻找心灵的寄托。下一句"新诗欲写中朝满,旧卷常抄外国将"表明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他想要撰写关于中土(即中国)的诗篇,同时也经常翻阅有关外国将领的古籍,这不仅展现了他对国家历史的关注,也体现了他对广博知识的渴望。
最后两句"闲出天门醉骑马, 可怜蓬阁秘书郎"则是诗人在闲暇时刻,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骑着马在天门(可能指京城或某座高耸的建筑物)附近游走,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知识和学问的敬仰之情。"可怜蓬阁秘书郎"则是对那些埋首囊中、默默为学术事业奋斗的人才表示同情与赞赏,"蓬阁"在这里指的是藏书的地方,而"秘书郎"则是专门负责这些珍贵文献的官员或学者。诗人感叹他们的付出和贡献,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学问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还反映了他对于文化、历史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与思考,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淡定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