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赋远游,群仙谓匹敌
出处:《张丞见和次韵答之 其一》
宋 · 陈造
中年赋远游,群仙谓匹敌。
朅来吏海隅,笑死鹤背客。
昔人混屠酤,不取俗眼识。
惟应赤城老,默许分半席。
朅来吏海隅,笑死鹤背客。
昔人混屠酤,不取俗眼识。
惟应赤城老,默许分半席。
注释
中年:指诗人已经到了中年的阶段。群仙:可能指诗人的理想或者志向。
谓:认为。
匹敌:相当,匹配。
朅来:离去,前往。
吏海隅:官署偏远的地方。
鹤背客:比喻官场中无所作为的人。
昔人:古人,指有相似经历的人。
混屠酤:混迹于酒馆,形容生活简朴或不受世俗重视。
俗眼:世俗的眼光。
赤城老:赤城山的朋友,可能指知己或志同道合的人。
默许:无声地同意。
分半席:共享一半的席位,表示接纳和亲近。
翻译
到了中年我决定远游,众仙都认为我能与他们匹敌。我来到边远的官署之地,嘲笑那些像鹤一样只能在背上度日的官员。
古人混迹于酒馆,不求世俗眼光的认可。
只有赤城山的老友,才会默默地接纳我,让我分享他们的席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张丞见和次韵答之(其一)》。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中年时选择远游,希望能与群仙相媲美。他自嘲在官场边缘任职,如同鹤背上的旅人,看似滑稽却带着超脱之意。诗人提到昔日之人即使混迹于屠夫和酒徒之中,也能保持独特个性,不受世俗眼光束缚。最后,他以赤城老者为榜样,期待能与对方共享一份清高的人格认同,显示出诗人对知己的理解和期待。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精神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