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义遍江东,皖人殊可丑
出处:《哀江南》
清 · 钱澄之
节义遍江东,皖人殊可丑。
岂知刘广文,临难竟不苟!捧檄署泾县,胡来誓死守。
城破何从容,赴井还携妇。
又闻周广文,敢战敌为走。
仓卒殒学宫,绝命刃在手。
拔刃手不开,殉之庶无负。
如何泾县亡,一时有二叟!
岂知刘广文,临难竟不苟!捧檄署泾县,胡来誓死守。
城破何从容,赴井还携妇。
又闻周广文,敢战敌为走。
仓卒殒学宫,绝命刃在手。
拔刃手不开,殉之庶无负。
如何泾县亡,一时有二叟!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所作的《哀江南》系列之一十五,通过对两位名为刘广文和周广文的古代人物的描述,表达了对他们在面对敌人入侵时坚守节义、英勇抗争的崇高精神的赞美与哀悼。
诗中首先提到“节义遍江东”,赞扬了在江东地区普遍存在的高尚节操与义行。接着点出“皖人殊可丑”,似乎是对某些人的行为表示不满或批评,但随后转向对刘广文和周广文的正面评价,强调他们的勇敢与忠诚。
刘广文被描绘为“捧檄署泾县”,即手持任命文书前往泾县任职,面对敌人的入侵,他立下誓言,坚决守卫自己的职责与土地。“城破何从容,赴井还携妇”一句,展现了刘广文在城池被攻破后,依然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甚至在赴井自尽前还带着妻子一同行动,体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至死不渝的忠诚。
周广文则被描述为“敢战敌为走”,意指他在面对敌人时敢于战斗,即使在仓促之间,也选择在学宫中与敌人决一死战,最终“绝命刃在手”。在面对死亡时,他“拔刃手不开”,选择以身殉职,以示对国家和正义的忠诚,不愿让手中的武器轻易被他人夺去。
最后,“如何泾县亡,一时有二叟!”一句表达了对两位老人在泾县同时牺牲的震惊与哀痛之情,他们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尊严与信仰,成为了后世传颂的英雄典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士人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的英勇与牺牲精神,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深切敬仰与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