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沈氏藏兹二百年,一相掣去心茫然全文

沈氏藏兹二百年,一相掣去心茫然

明 · 文徵明
春云沉空山有无,眼明见此姚江图。
图穷烂漫得题字,照人百颗骊龙珠。
平生雅识敷文书,绍兴岁月仍不诬。
岂知尤物能媒祸,茧纸兰亭已非故。
石翁信是学行人,能使邯郸还故步。
忆昔憸人贿为囿,黩财更假狂阉手。
千里珍奇归捡括,故家旧物那容守。
沈氏藏兹二百年,一相掣去心茫然
谁言物聚必有散,手泽相关常累叹。
未能一笑付忘弓,且喜百年还旧观。
岂余钝眼错颜标,抵掌真成孙叔敖。
区区不独形模似,更存风骨骊黄外。
一时点笔迥通神,得非小米是前身。
从来艺事关人品,敢谓今人非古人。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徵明所作,名为《题沈氏所藏石田临小米大姚江图》。文徵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一幅名为“大姚江图”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感慨。

诗中首先描述了春日云雾缭绕的山景,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之中,引出对这幅名为“姚江图”的艺术作品的赞叹。接着,诗人指出图中不仅色彩斑斓,而且题字如璀璨的珍珠,照亮人心。他提到这幅作品出自雅士之手,其书法风格与绍兴时期的文化背景相符,但同时也暗示了其中蕴含的悲剧性——即“尤物”(珍贵的艺术品)往往能引发祸端,如同王羲之的《兰亭序》在历史上的命运一般。

诗人进一步赞扬了画家石田的技艺,称其学识渊博,能够将邯郸学步的故事融入画作之中,赋予作品更深的寓意。然而,历史的变迁使得许多珍贵的艺术品流散,甚至被权贵所占有,导致原主无法守护自己的遗产。沈氏家族收藏此图长达两百年,却最终被迫将其转让,这种物聚必散的命运让人心生感慨。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艺术与人品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艺术品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术家个性和精神的体现。他自谦自己的眼光可能不够敏锐,但仍然能感受到画作中的精髓,甚至将其比作宋代著名画家米芾的前身。文徵明强调,艺术与人的品格息息相关,不应轻易否定当代人的艺术成就,因为艺术的价值超越了时间的界限。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古代艺术作品的鉴赏,也是对艺术与人性、历史与传承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