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秋不悲,奈我居异乡
宋 · 郑刚中
南方秋不悲,奈我居异乡。
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
扫迹燕如客,斜书雁成行。
梦中清愁阔,云此是潇湘。
潇湘连洞庭,何处是东阳。
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
扫迹燕如客,斜书雁成行。
梦中清愁阔,云此是潇湘。
潇湘连洞庭,何处是东阳。
翻译
南方秋天并不悲伤,但我身在异乡。没看到红枫叶,只看见黄菊花。
像燕子扫过地面似的生活漂泊,雁字斜飞成行。
梦中的忧愁宽广无边,梦境中这里是潇湘之地。
潇湘与洞庭湖相连,哪里才是我的东阳故乡?
注释
悲:悲伤。异乡:他乡, 不是自己的家乡。
枫叶丹:红枫叶象征秋天。
菊花黄:黄色的菊花, 秋季常见。
扫迹:生活痕迹, 漂泊不定。
雁成行:大雁成群结队飞行。
清愁:深深的忧愁。
潇湘:古代地名, 湖南潇湘一带。
洞庭: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在潇湘附近。
东阳:诗人故乡或思念的地方。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郑刚中的《秋思十首·其七》以白居易诗句“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为灵感,表达了诗人的异乡秋日之情。诗中,诗人感叹南方秋天并无过多的悲凉,然而身处他乡的自己却无法避免对故乡的思念。他没有看到枫叶的红艳,只有菊花的黄色引发了他的哀愁。诗人自比为燕子,行踪不定,生活漂泊,而雁阵则勾起了他对家乡的遥想。
梦中的情景更加深了诗人的愁绪,他感到心中的愁苦如同潇湘江水般浩渺无边。潇湘与洞庭相连,诗人不禁追问,那遥远的东阳(可能指家乡的具体地点)又在哪里呢?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我感受,郑刚中巧妙地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展现了宋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远方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