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作千里行,无为半途滞
出处:《论诗寄硕父五首 其三》
宋 · 赵蕃
学诗如学道,先须养其气。
植苗无它术,务在除荒秽。
滔滔江汉流,源从滥觞至。
要作千里行,无为半途滞。
植苗无它术,务在除荒秽。
滔滔江汉流,源从滥觞至。
要作千里行,无为半途滞。
注释
学:学习。道:道理,修行。
养:培养。
气:气息,这里指诗人的才情或修养。
术:方法。
除:去除。
荒秽:荒芜和污秽,比喻不良环境或干扰。
滔滔:形容水流不断。
江汉:长江和汉水,泛指大江大河。
滥觞:源头,开始。
千里行:长途旅行。
滞:停留,停滞。
翻译
学习诗歌如同修道,首先要培养自己的气息。种植幼苗没有特别的方法,关键在于清除杂草和垃圾。
江河的滔滔流水,源头始于涓涓细流。
如果要走千里路,切勿在半路上停滞不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论诗寄硕父五首》中的第三首,主题围绕着学习诗歌的路径和态度。诗人以种树为喻,强调学习诗歌如同修道,首要的是培养自身的才气和修养。他指出,如同植树需要清除杂草和垃圾,学习诗歌也要去除不必要的干扰和俗气。接着,诗人将长江黄河的源头追溯到细小的溪流,寓意诗歌创作的积累和源泉,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不能因为目标遥远就半途而废。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鼓励读者坚持学习,不断积累,才能成就长远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