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全文

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

宋 · 苏轼
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
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
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
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
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

注释

东台:地名,可能是一个观景台或纪念建筑。
一郡:整个郡城,表示地域范围。
芜城:形容荒凉的城市,可能指历史遗迹。
雷塘:地名,可能有历史变迁的痕迹。
华堂:华丽的大厅,用于举行重要活动。
竹西路:可能是地名,也可能象征着某种文化或历史记忆。

翻译

是谁建造了东台,一郡之地尽收眼底。
高耸的古塔独自矗立,象征着众人疑惑的心灵指引。
荒芜的古城见证了兴衰变迁,雷塘边不知何时已填平拓宽。
来年将要新建殿堂,设宴凭吊那消失的国家。
切勿让竹西路长久沉寂,让歌声和乐声再次响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八)》。通过这短暂而富有深意的诗句,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对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以及他个人情感的流露。

“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这两句开篇便给人以震撼,东台之高,不仅是物理上的高度,更象征着权力的顶峰。"一郡坐可得"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为物喜的豁达。

“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这里的"亭亭"描绘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景象,而"古浮图"则是对过去历史的点睛之笔。"独立表众惑"显示了诗人对世事迷惑的一种超然态度。

“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芜城"和"兴废"交织出一幅历史沧桑的画面,而"雷塘"与"开塞"则在时间的长河中显得微不足道。

“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这里的"明年"似乎带有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起华堂"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而"置酒吊亡国"则充满了悲凉与怀旧。

“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最后两句,诗人似乎在呼唤着某种无声的命令,或许是在倡导一种超脱尘世的声音。"竹西路"给人的感觉是宁静而遥远,而"歌吹久寂默"则让人联想到一个悠长的历史时空中,诗人以自己的方式在诉说着对往昔的缅怀。

苏轼通过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把握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展现了个人对于历史、时间与自我位置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