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照虽未周,畴能讥其缺
出处:《古意再贻于鳞》
明 · 王世贞
飘风起何因,吹氛荡华月。
为照虽未周,畴能讥其缺。
众草媚春晖,亭亭违阳柏。
雪霜心已知,侵凌表孤直。
秉道不见明,愚者嗤无益。
覼缕类谗词,要子在深择。
子其宁尔怀,齐轨之中陌。
为照虽未周,畴能讥其缺。
众草媚春晖,亭亭违阳柏。
雪霜心已知,侵凌表孤直。
秉道不见明,愚者嗤无益。
覼缕类谗词,要子在深择。
子其宁尔怀,齐轨之中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古意再贻于鳞(其一)》。诗中,诗人以飘风起象徵世事变化,华月被荡,暗喻时局动荡,尽管光明尚未普照,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指责其不足。他接着以众草和阳柏对比,赞美坚贞不屈的精神,即使面临雪霜侵袭,也能显现出孤直的品格。
诗人进一步阐述,坚守正道的人在不明朗的环境中可能不被理解,甚至受到愚者的嘲笑,但他们仍然坚持,如同谗言般的琐碎言论无法动摇他们的信念。最后,诗人鼓励对方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即使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要如大道上的行者般坚定。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自然景象和人事比喻,表达了对坚韧人格的赞美以及对世态人情的洞察,体现了王世贞鲜明的道德立场和独立思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