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冷风山鬼到,岭南春雨竹鸡啼
出处:《和参政王继学海南初还韵》
元 · 萨都剌
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
灯下冷风山鬼到,岭南春雨竹鸡啼。
炎天海国瘴烟合,深夜蛮乡客语低。
昔日持书乌府上,五花骢马凿霜蹄。
灯下冷风山鬼到,岭南春雨竹鸡啼。
炎天海国瘴烟合,深夜蛮乡客语低。
昔日持书乌府上,五花骢马凿霜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远方归家的渴望。首联“飘零南北与东西,倦鸟投林未许栖”以“飘零”二字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无定所的境遇,接着以“倦鸟投林”比喻自己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但“未许栖”三字又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颔联“灯下冷风山鬼到,岭南春雨竹鸡啼”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归途中的孤寂与凄凉。在冷风中独坐灯下,仿佛连山鬼也来作伴,而岭南的春雨中,竹鸡的啼鸣更添了几分孤独。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颈联“炎天海国瘴烟合,深夜蛮乡客语低”则将场景转至炎热的海边国家,瘴气弥漫,夜晚的蛮乡里,客人的声音低沉,暗示了环境的恶劣与旅途的艰辛。这一联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的险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艰难困苦的深切感受。
尾联“昔日持书乌府上,五花骢马凿霜蹄”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全诗,对比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落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感慨。通过“五花骢马凿霜蹄”的形象,既展现了昔日的荣光,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漂泊生活中的孤独、寂寞与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