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星象移何处,旌麾独向东全文

星象移何处,旌麾独向东

出处:《送齐郎中典括州
唐 · 刘长卿
星象移何处,旌麾独向东
劝耕沧海畔,听讼白云中。
树色双溪合,猿声万岭同。
石门康乐住,几里枉帆通。

拼音版原文

xīngxiàngchùjīnghuīxiàngdōng
quàngēngcānghǎipàntīngsòngbáiyúnzhōng

shùshuāngyuánshēngwànlǐngtóng
shíménkāngzhùwǎngfāntōng

注释

星象:天文学中的星位移动。
旌麾:旗帜。
东:东方。
劝耕:鼓励农耕。
沧海畔:海边。
听讼:审理案件。
白云中:高空中。
树色:树木的颜色。
双溪合:两条溪流交汇。
万岭:无数山岭。
同:共鸣。
石门:地名,可能指特定的风景胜地。
康乐:古代诗人谢灵运的字,这里借指快乐、宁静的生活。
住:居住。
枉帆:弯曲的帆,形容船行路线曲折。

翻译

星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旗帜独自指向东方。
在苍茫大海边劝勉农耕,在白云缭绕间审理案件。
两溪汇合处树木葱郁,万座山岭中的猿猴叫声共鸣。
康乐居所位于石门,要走多少里路才能乘船到达。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

"星象移何处,旌麾独向东。" 这两句设置了全诗的意境,星辰的移动暗示时间的流转,而旌旗(即官员的旗帜)独自向东,则是指诗人朋友齐郎中的职责所在,亦隐喻着友情的远去。

"劝耕沧海畔,听讼白云中。" 在这两句中,“沧海”往往用以比喻广阔无边,这里劝说耕作之人,意味着在自然界中寻求宁静与平和。而“听讼白云中”则表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与世俗的纷争保持距离。

"树色双溪合,猿声万岭同。"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双溪”和“万岭”的景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而“猿声”则增加了一份野趣。

"石门康乐住,几里枉帆通。" 最后两句中,“石门”可能指的是一处隐逸之所,“康乐住”表达了诗人对此种生活的向往。而“几里枉帆通”则是说虽身在自然之中,但也不隔绝于世,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