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昨日三日饿,至今门外无人过
出处:《朝雨下》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朝雨下,田中水深没禾稼,饥禽聒聒啼桑柘。
暮下雨,富儿漉酒聚俦侣,酒厚只愁身醉死。
雨不休,暑天天与富家秋。
檐溜淙淙凉四座,座中轻薄已披裘。
雨益大,贫家未夕关门卧。
前日昨日三日饿,至今门外无人过。
暮下雨,富儿漉酒聚俦侣,酒厚只愁身醉死。
雨不休,暑天天与富家秋。
檐溜淙淙凉四座,座中轻薄已披裘。
雨益大,贫家未夕关门卧。
前日昨日三日饿,至今门外无人过。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不同社会阶层在面对同一自然现象——雨时的不同境遇和反应,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不公。
首句“朝雨下”简洁明了地引入主题,接着描述了雨对农田的影响,“田中水深没禾稼”,形象地展现了雨水对农作物的破坏,预示着农民可能面临收成减少的困境。紧接着,“饥禽聒聒啼桑柘”一句,以饥鸟的鸣叫反衬出农民的饥饿和无奈,进一步强调了雨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进入夜晚,“暮下雨,富儿漉酒聚俦侣”,对比鲜明地展示了富人享受雨夜聚会的情景,他们不仅有酒可饮,还有朋友相伴,完全不受雨的影响,展现出富人的奢华与安逸。而“酒厚只愁身醉死”一句,既是对富人豪饮的夸张描写,也暗含了对过度享乐可能导致的后果的担忧。
“雨不休,暑天天与富家秋”一句,将雨天与秋天的凉爽相提并论,强调了雨为富人带来的舒适,而对穷人来说,却是无尽的苦难。接下来,“檐溜淙淙凉四座,座中轻薄已披裘”描绘了富人家中宴饮的场景,凉爽的檐溜声与穿着厚重裘衣的轻薄之徒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了社会阶层的差异。
最后,“雨益大,贫家未夕关门卧。前日昨日三日饿,至今门外无人过”四句,直接揭示了贫苦家庭在大雨中的困顿。他们不仅饱受饥饿之苦,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持,更没有能力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门外无人过,更是反映了社会对他们的冷漠和忽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