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
出处:《三月五日过云南竺湘家旧寓南轩怀朝儿》
宋 · 陈著
忆昨携儿寄小轩,儿今何在小轩存。
唤爹若有褰裳语,恋母犹多泪席痕。
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
销凝良久忽如见,我与同归家处村。
唤爹若有褰裳语,恋母犹多泪席痕。
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
销凝良久忽如见,我与同归家处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三月五日过云南竺湘家旧寓南轩怀朝儿》,表达了诗人对往昔与儿子共度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儿子如今下落的关切之情。首句“忆昨携儿寄小轩”回忆起昔日带孩子在小轩的日子,接着“儿今何在小轩存”流露出对儿子现状的深深忧虑。
“唤爹若有褰裳语,恋母犹多泪席痕”通过想象儿子可能呼唤自己时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思念和儿子对母亲的依恋,泪水似乎还留在旧日的坐席上。接下来,“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运用了象征手法,桃花代表春色和生命的短暂,松影则象征永恒和守护,暗示儿子的生命虽逝,但诗人的心中仍有他的影子。
最后两句“销凝良久忽如见,我与同归家处村”描绘了诗人沉浸在回忆中,仿佛儿子就在眼前,他们一起回到了家乡的村庄。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