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铲叠嶂,一洗佗山羞
为问北山灵,吟台何久留。
时危亦常事,人生足良谋。
不有拨乱功,当乘浮海舟。
飘飘扶摇子,脱屣云台游。
每闻一朝革,尚作数日愁。
朝廷乃自乐,山林为谁忧?视彼昂昂驹,奈此汎汎鸥。
四维既不张,三纲遂横流。
坐令蚩蚩民,谓兹圣与俦。
蚩蚩尚可恕,儒臣岂无尤。
不有欧马笔,孰能回万牛。
太行千里来,萧洒横中州。
今朝此登临,孤怀涨岩幽。
何当铲叠嶂,一洗佗山羞。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名为《冯瀛王吟诗台》。诗中描绘了冯瀛王吟诗台周围的环境,以“林壑少佳色,风雷有清秋”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氛围。接着诗人发问:“为问北山灵,吟台何久留。”似乎在询问山灵,吟诗台为何长久地留存于此。
接下来的几句“时危亦常事,人生足良谋。不有拨乱功,当乘浮海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如何应对乱世的思考。他提到,虽然时局动荡,但人们仍需有智慧和策略,否则只能选择逃避。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责任和应对挑战的深刻理解。
“飘飘扶摇子,脱屣云台游”两句,可能是在比喻那些能够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理想的人。他们如同扶摇直上的鸟儿,自由自在,不受束缚。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越的向往。
“每闻一朝革,尚作数日愁。朝廷乃自乐,山林为谁忧?”这两句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批评了朝廷官员只顾自己的安逸,而忽视了百姓的疾苦。诗人对这种现象感到忧虑,同时也对山林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视彼昂昂驹,奈此汎汎鸥。四维既不张,三纲遂横流。”这里通过对比“昂昂驹”(高傲的马驹)和“汎汎鸥”(随波逐流的鸥鸟),形象地描绘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四维(礼、义、廉、耻)不再稳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失去了约束力,社会道德沦丧。
“坐令蚩蚩民,谓兹圣与俦。蚩蚩尚可恕,儒臣岂无尤。”诗人指出,愚昧无知的民众或许可以原谅,但身为儒家学者的官员却不能免责。他们本应是道德的引领者,却未能履行职责,这是对当时官僚阶层的严厉批评。
最后,“不有欧马笔,孰能回万牛。太行千里来,萧洒横中州。今朝此登临,孤怀涨岩幽。何当铲叠嶂,一洗佗山羞。”这几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希望有如欧阳修、司马光这样的杰出人物出现,能够扭转乾坤。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无奈和孤独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清除社会的种种弊病,恢复清明。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和强烈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