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衣脱却礼金仙,三十偷闲也少年
出处:《閒居杂题》
明 · 袁宏道
儒衣脱却礼金仙,三十偷闲也少年。
芊草如毡花欲舞,淡烟垂幕柳高眠。
兴来学作春山画,病起重笺秋水篇。
酒障诗魔都不减,何曾参得老庞禅。
芊草如毡花欲舞,淡烟垂幕柳高眠。
兴来学作春山画,病起重笺秋水篇。
酒障诗魔都不减,何曾参得老庞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脱去礼服,身穿儒衣的文人,在闲居生活中追求自然与艺术之美的场景。首联“儒衣脱却礼金仙,三十偷闲也少年”中,“儒衣”象征着文人的身份,“脱却礼金仙”则暗示了对传统束缚的超越,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三十偷闲也少年”,虽已三十而立,但依然能寻得闲暇时光,享受生活的乐趣,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颔联“芊草如毡花欲舞,淡烟垂幕柳高眠”进一步渲染了闲居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芊芊细草如同柔软的地毯,花朵似乎在轻风中翩翩起舞,淡烟笼罩下的垂柳仿佛在高处沉睡,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颈联“兴来学作春山画,病起重笺秋水篇”表达了诗人创作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无论是兴之所至时的春山画卷,还是病后重拾笔墨的秋水篇章,都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
尾联“酒障诗魔都不减,何曾参得老庞禅”以酒障和诗魔比喻创作的激情与灵感,强调即使在闲居生活中,诗人的创作热情和灵感并未减退,更没有参透老庞禅的禅意,即没有达到彻底放下世俗烦恼的境界,体现了诗人既热爱生活又追求精神境界的双重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文人在闲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