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重泉下,言探径寸珠
出处:《省试骊珠诗》
唐 · 耿湋
是日重泉下,言探径寸珠。
龙鳞今不逆,鱼目也应殊。
掌上星初满,盘中月正孤。
酬恩光莫及,照乘色难踰。
欲问投人否,先论按剑无。
傥怜希代价,敢对此冰壶。
龙鳞今不逆,鱼目也应殊。
掌上星初满,盘中月正孤。
酬恩光莫及,照乘色难踰。
欲问投人否,先论按剑无。
傥怜希代价,敢对此冰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重泉:深泉,指地下的深渊。径寸珠:极小而珍贵的明珠。
龙鳞:比喻珍贵的事物或人才。
鱼目:比喻平凡或低劣的东西。
掌上星:形容明亮的星光。
照乘色:形容光芒强烈,超过一般的照明。
冰壶:比喻纯洁无暇的心灵。
翻译
这天在深深的泉下,寻找那颗仅径寸的明珠。如今龙鳞不再抗拒,连鱼眼也应该有所不同。
手心的星星开始满溢,盘中的月亮显得孤独。
想要报答恩情,光芒却难以企及,明亮的程度难以超越。
想询问是否有人接受,首先要考虑的是拔剑自卫。
倘若你怜惜这稀世之物的价值,我敢以这冰清玉洁的心灵相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耿湋的《省试骊珠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科举考试中的不易以及对珍贵事物的渴望。
"是日重泉下,言探径寸珠。龙鳞今不逆,鱼目也应殊。" 这几句描写了诗人在考试前夕的心情,像是在深水中寻找珍珠一样艰难,而龙鳞和鱼目则象征着考官的严厉和考试的困难。
"掌上星初满,盘中月正孤。酬恩光莫及,照乘色难踰。" 这部分诗句通过对星辰与月亮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紧迫和功名难以企及的心情。
"欲问投人否,先论按剑无。傥怜希代价,敢对此冰壶。"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自我激励和坚定信念,即便是在孤独中,也要像握剑一般坚守自己的选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士子在科举道路上的艰辛与挑战,以及他们对知识和功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