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刹海毫端具,一念交参无别路
宋 · 释德洪
十方刹海毫端具,一念交参无别路。
妙明廓彻不依他,当念无来亦无去。
妙明廓彻不依他,当念无来亦无去。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名为《了翁谪廉欲置华严托余将来以六偈见寄其略曰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次韵寄之(其一)》。诗中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如“十方刹海”、“一念交参”、“妙明廓彻”,表达了对佛法深邃理解与领悟的追求。
“十方刹海毫端具”,描绘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如同十方世界的海,即使是毫末之中也蕴含着宇宙的奥秘。“一念交参无别路”,强调了佛法的实践在于当下的一念之间,没有其他途径可寻,体现了佛法修行的直接性和内在性。“妙明廓彻不依他”,指出佛法的智慧光明,能够洞彻一切,不需要依赖外在的事物或他人。“当念无来亦无去”,则表达了佛法的永恒不变,即在当下这一刻,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当下的真实存在。
整首诗通过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深刻的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