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出处:《和叔才岸傍古庙》
宋 · 王安石
树老垂缨乱,祠荒向水开。
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座,渔郎奠竹杯。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词哀。
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
野鸟栖尘座,渔郎奠竹杯。
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词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树老:形容树木年代久远。垂缨:下垂的枝叶。
祠荒:荒废的祠堂。
向水开:面向水面。
偶人:偶像是木制或石制的人像。
踣:跌倒。
古屋:古老的房屋。
摧:摧毁,摇摇欲坠。
野鸟:野生的鸟儿。
尘座:满是尘土的神像座位。
渔郎:渔夫。
奠:祭奠。
山鬼曲:山鬼的歌谣,可能指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
无奈:无法。
楚词:楚辞,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
哀:哀伤。
翻译
老树上垂下的枝叶纷乱,荒废的祠堂面向水面敞开。偶人经雨后倒地,古老的房屋被风吹得摇摇欲坠。
野鸟栖息在满是尘土的神像座位上,渔夫用竹杯祭奠。
想传唱山鬼的歌谣,却无法抵挡楚辞中蕴含的深沉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庙宇在岁月侵蚀下的荒凉景象。"树老垂缨乱"写出了树木因年岁增长而枝叶纷披,显得杂乱无章,"祠荒向水开"则表现出庙宇坐落在临水之地,荒废已久。接下来的"偶人经雨踣,古屋为风摧"细致描绘了风雨对庙宇内偶像和建筑的破坏,偶人身姿倾斜,屋宇摇摇欲坠。
"野鸟栖尘座"暗示庙宇的破败,连野鸟都选择其为栖息之所,"渔郎奠竹杯"则描绘出渔夫以简陋的竹杯祭奠,可能是在怀念庙中的神灵。最后两句"欲传山鬼曲,无奈楚词哀"表达了诗人想要传承庙中祭祀的传统,但面对这样的衰败,只能感叹楚辞般的凄凉与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庙的沧桑与历史痕迹,以及诗人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感慨。王安石的诗才在这首作品中得到了体现,寓情于景,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