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中琪树年年绿,堂上珠帘日日赊
出处:《蔡母祝词》
明 · 释今无
又见麻姑降蔡家,齐飞三凤拥红霞。
岛中琪树年年绿,堂上珠帘日日赊。
青鸟不须归洞口,白云今又沃仙花。
兰孙满地无馀事,绣佛惟閒爇马芽。
岛中琪树年年绿,堂上珠帘日日赊。
青鸟不须归洞口,白云今又沃仙花。
兰孙满地无馀事,绣佛惟閒爇马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气飘渺、祥云环绕的场景,展现了蔡母寿辰时的非凡景象。诗人以“又见麻姑降蔡家”开篇,巧妙地将神话中的仙女麻姑与蔡家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齐飞三凤拥红霞”一句,通过三只凤凰与红霞的共同飞翔,进一步渲染了祥瑞之气。
“岛中琪树年年绿,堂上珠帘日日赊”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赞美了蔡家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勃勃,另一方面暗示了蔡母寿辰的盛大与尊贵。琪树常绿象征着永恒的生命,珠帘日日赊则寓意着蔡母的福泽深厚,寿辰的隆重。
“青鸟不须归洞口,白云今又沃仙花”中,“青鸟”是古代传说中传递信件的神鸟,此处暗指蔡母的长寿与幸福;“白云沃仙花”则形象地表达了蔡母寿辰时仙界的祝福与恩赐。
最后,“兰孙满地无馀事,绣佛惟閒爇马芽”两句,以“兰孙”(兰花般的孙子)和“绣佛”(绣制的佛像)为载体,表达了对蔡家后辈的赞美以及对蔡母虔诚信仰的敬仰。同时,“閒爇马芽”(闲暇时烧煮马芽茶)则体现了蔡母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颂扬了蔡母的高寿与德行,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神仙传说的想象与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