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倚玉人心自醉,不辞归去哭荆山
出处:《再下第将归荆楚上白舍人》
唐 · 雍陶
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
长倚玉人心自醉,不辞归去哭荆山。
长倚玉人心自醉,不辞归去哭荆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穷通:困厄与顺利,指人生的起伏变化。一时间:短时间内,表示对人生起伏的短暂看法。
刖足:古代的一种酷刑,砍去双脚。
玉人:比喻美丽的女子,或指知心之人。
荆山:古代楚国的名山,这里可能象征着故乡或者某种情感寄托。
翻译
人生的困厄和顺利都应在一时之间考虑,今天我甘愿接受被砍脚的惩罚返回去。长久地依偎在美人心中使我沉醉,我并不拒绝离开去荆山痛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穷通应计一时间,今日甘从刖足还”表达了对于贫穷与通达、顺境与逆境都能达观的豁然之心。在这种心态下,即使是“刖足”的苦刑也能够坦然接受。
接下来的“长倚玉人心自醉, 不辞归去哭荆山”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对远离俗世之地的向往。“长倚玉人”可能是对理想化的自然界或理想中的生活伙伴的描绘,“心自醉”表达了一种忘我的享受。而“不辞归去哭荆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离别有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同时也流露出了某种哀愁。诗中没有直接表述具体事件或情感,而是通过意象和联想来传递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正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以少胜多、含蓄蕴藉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