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都斥仙人,谒帝轻举止
出处:《和陶读《山海经》,并引 其十二》
宋 · 苏轼
古强本庸妄,蔡诞亦夸士。
曼都斥仙人,谒帝轻举止。
学道未有得,自欺谁不尔。
稚川亦隘人,疏录此庸子。
曼都斥仙人,谒帝轻举止。
学道未有得,自欺谁不尔。
稚川亦隘人,疏录此庸子。
注释
古:古代。强:过分。
本:本来。
庸:平庸。
妄:狂妄。
蔡:姓蔡的人。
诞:夸耀。
士:读书人。
曼都:人名,可能指仙人。
斥:指责。
人:人。
轻:轻率。
学道:学习道术。
得:收获。
自欺:自我欺骗。
稚川:人名,可能指某人。
隘:狭窄。
庸子:平庸之人。
翻译
古人本就狂妄,蔡氏也夸耀士人。曼都指责仙人,拜见帝王举止轻浮。
修行尚未有所成就,自我欺骗谁不会呢。
稚川也为人狭隘,我将这狂妄之人排除在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十二)。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那些自视过高、妄称自己学识渊博之人的讽刺。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古强本庸妄,蔡诞亦夸士。
这两句点出了当时某些人夸大其词,不切实际地吹嘘自己的能力和学问。"古强"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用来比喻那些自视过高的人。而蔡诞则是历史上以夸张著称的人物,这里用来形容那些喜欢夸大其词的人。
曼都斥仙人,谒帝轻举止。
"曼都"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事件,用来比喻那些自认为能与神仙交流、对神秘事物了如指掌的人。这些人甚至敢于向皇帝进言,表现出一种过于自信和不切实际的态度。
学道未有得,自欺谁不尔。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妄称自己学问渊博、但其实一无所成的人的讽刺。他们在自我欺骗,与人夸耀自己的所谓"学问"。
稚川亦隘人,疏录此庸子。
最后两句可能是在说这些自视过高的人其实并不像他们表面上的样子,他们的行为和言论都被稚川(可能是指某种清澈的河流)所代表的清明之心看透。"隘人"可能是指那些狭隘之人,而"疏录此庸子"则是在记录这些自视过高的人的真实面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上一些假装学问、夸大其词的现象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