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已分沙场死,暴骨无完形全文

已分沙场死,暴骨无完形

出处:《感怀八首
元末明初 · 戴良
时秋救边急,喧呼闻点兵。
荒城接沙漠,群马尽嘶鸣。
荷戟者谁子?赢粮将远征。
借问何所之?天骄窥汉城。
西奔丁零塞,北走单于庭。
穷冬冰雪交,殊方不可行。
骨肉两决绝,悲极哭无声。
怯卒当劲虏,投鱼饫长鲸。
已分沙场死,暴骨无完形
驱车舍之去,不忍听此声。
圣人御宇内,早使太阶平。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的《感怀八首(其五)》,描绘了边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悲惨命运。诗中通过“时秋救边急”开篇,点明了战争背景,紧接着“喧呼闻点兵”、“荒城接沙漠”等句,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战争氛围。荒凉的边城与远处的沙漠形成鲜明对比,群马嘶鸣,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激烈战斗。

“荷戟者谁子,赢粮将远征”,描述了士兵们肩负重担,准备远征的情景。“借问何所之,天骄窥汉城”,揭示了敌人对汉城的觊觎,战争的紧迫性跃然纸上。接着,“西奔丁零塞,北走单于庭”,展现了士兵们为了保卫家园,不惜跨越千山万水,深入敌后的情景。

“穷冬冰雪交,殊方不可行”,描绘了战场环境的恶劣,士兵们在严寒中作战的艰辛。而“骨肉两决绝,悲极哭无声”,则深刻地表现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即使在极度悲伤中,也无法发出声音,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怯卒当劲虏,投鱼饫长鲸”,形象地描绘了士兵们面对强敌时的勇敢与牺牲,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不退缩,甚至不惜以身殉国。“已分沙场死,暴骨无完形”,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无数士兵在战场上牺牲,遗骸散落,无法完整归葬。

最后,“驱车舍之去,不忍听此声”,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士兵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对和平的渴望。“圣人御宇内,早使太阶平”,寄托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英勇牺牲,以及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历史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