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那兴来催棹去,到时应自忆长安
出处:《再赠子与十绝》
明 · 王世贞
吴王台下水漫漫,榆柳萧条兵气寒。
无那兴来催棹去,到时应自忆长安。
无那兴来催棹去,到时应自忆长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吴王台下的景象,水波荡漾,榆树和柳树在秋风中显得萧瑟,似乎带有一种冷寂的氛围。诗人通过“兵气寒”这一词,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与战争的残酷。接下来,“无那兴来催棹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冲动与行动之间的矛盾,他或许渴望逃离当前的环境,去追寻心中的长安,即理想中的美好之地。“到时应自忆长安”,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长安的向往与怀念,长安在这里象征着理想、和平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战争带来的破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