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更闻来取楮,何以应需求全文

更闻来取楮,何以应需求

宋 · 萧元之
泪落乡邦事,民痍久未瘳。
官收随亩券,人上运粮舟。
寇起征方急,年饥籴未休。
更闻来取楮,何以应需求

注释

乡邦:故乡。
民痍:百姓的创伤。
亩券:按每亩田地的税契。
籴:买粮。
楮:纸张。

翻译

泪水洒落在故乡的土地,百姓的创伤长久未能愈合。
官府按每亩田地收取税契,人们忙着装运粮食到船上输送。
敌寇入侵征税更加紧迫,年成歉收买粮的活动仍不停歇。
又听说要征收纸张,我们拿什么去满足这些需求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元之的《送郡守张宗丞(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泪落乡邦事"开篇即揭示了诗人的情感,流露出对家乡人民苦难的同情和无奈。"民痍久未瘳"进一步强调了民众的困苦尚未得到缓解。

接下来的两句,"官收随亩券,人上运粮舟"描绘了官府征收赋税的情景,田地上的券据被官府收取,人们辛苦劳作的粮食被装船运输,显示出社会经济的紧张和民生的艰难。

"寇起征方急,年饥籴未休"则反映了战乱频仍,粮食短缺的严峻形势,即使在饥荒年间,官府的征敛依然没有停止。

最后两句"更闻来取楮,何以应需求"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府可能还要征用百姓的楮皮(造纸原料)以满足更多需求的担忧,这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诗人以此质问,这样的征敛如何能满足人民的生活所需。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郡守职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