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对石人两无语,鬓华墓树各毵毵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一尘曾坠海西南,刺眼青山急欲探。
却对石人两无语,鬓华墓树各毵毵。
却对石人两无语,鬓华墓树各毵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一尘曾坠海西南”,以“一尘”起笔,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遥远的空间,暗示着故事的发生地点在海的西南,为整首诗营造了广阔的背景。接着,“刺眼青山急欲探”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青山以情感,仿佛它急于探索未知的世界,生动地表现了山川的壮丽与生机。
“却对石人两无语,鬓华墓树各毵毵”这两句诗,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具体的人物与景物。石人与墓树的静默无声,对比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石人的“鬓华”(白发)和墓树的“毵毵”(枝条细长的样子),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生命、时间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