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皎镜湛灵源,结习已空花自堕
出处:《赠宗绂上座》
宋 · 李彭
蒲萄不饮熊耳杯,薰炉甘作橐驼坐。
胸中皎镜湛灵源,结习已空花自堕。
眼明见此除馑男,妙语时时零玉唾。
稻畦摩衲丈夫事,吾独知之胡不果。
钩章棘句竟何禆,徒遣诗人嘲饭颗。
胸中皎镜湛灵源,结习已空花自堕。
眼明见此除馑男,妙语时时零玉唾。
稻畦摩衲丈夫事,吾独知之胡不果。
钩章棘句竟何禆,徒遣诗人嘲饭颗。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赠宗绂上座》。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对一位高僧的赞美与敬仰之情。首句“蒲萄不饮熊耳杯”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高僧的智慧比作珍贵的葡萄,而“熊耳杯”则象征着世俗的诱惑与束缚,暗示高僧超脱尘世,不为物欲所动。接着,“薰炉甘作橐驼坐”进一步强调了高僧的修行与淡泊,如同薰炉一般,甘愿承受重负,坐如骆驼,喻示其心志坚定,不畏艰难。
“胸中皎镜湛灵源,结习已空花自堕”两句,以“胸中皎镜”形容高僧心灵的纯净与清明,如同清澈的镜子,映照出内在的灵性源泉。而“结习已空花自堕”则表达了高僧通过修行,去除杂念与欲望,内心达到了一种空灵的状态,如同花朵自然凋落,象征着内心的净化与升华。
接下来,“眼明见此除馑男,妙语时时零玉唾”描绘了高僧洞察世事的能力,如同明眼人般,能够看清世间苦难之人(“除馑男”),并以智慧的语言给予点拨与启示,如同玉石般珍贵的唾沫,滋润人心,启迪智慧。
“稻畦摩衲丈夫事,吾独知之胡不果”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僧所从事的修行与教化工作的赞赏与向往,认为这些是如同农夫耕作稻田般的伟大事业,但自己却未能亲身体验与实践,流露出一丝遗憾与渴望。
最后,“钩章棘句竟何禆,徒遣诗人嘲饭颗”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文字与表达,认为它们虽能描绘高僧的风采,但却无法完全传达其深邃的智慧与精神境界,只能让诗人自己感到羞愧与自嘲,如同饭粒般微不足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形象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其高尚人格与深厚智慧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达到同样境界的自省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