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汉粟劳飞挽,当使秦人自战耕
出处:《送沈待制陜西都运》
宋 · 欧阳修
几岁疮痍近息兵,经营方喜得时英。
从来汉粟劳飞挽,当使秦人自战耕。
道左旌旗诸将列,马前弓剑六蕃迎。
知君材力多闲暇,剩听阳关醉后声。
从来汉粟劳飞挽,当使秦人自战耕。
道左旌旗诸将列,马前弓剑六蕃迎。
知君材力多闲暇,剩听阳关醉后声。
注释
疮痍:战争留下的创伤。息兵:停止战争。
时英:当代的杰出人物。
汉粟:汉代的粮食。
飞挽:快速运输。
秦人:秦地的人民。
战耕:战斗和耕作。
道左:道路左边。
旌旗:旗帜。
诸将:众将领。
六蕃:六个少数民族。
材力:才能和力量。
闲暇:空闲时间。
阳关醉后声:阳关曲在酒后的歌声。
翻译
战争创伤渐渐平息,庆幸此时有英明领导自古以来,汉朝粮食供应繁重,需大力运输,应让秦地人民自己耕战
道路左边,将领们排列着旗帜,马前则是六蕃部族前来迎接
知道你才能出众,时间宽裕,现在可以尽情欣赏阳关曲在酒后的歌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沈待制陜西都运》,表达了对沈待制出巡陕西都运的期许和祝愿。首句“几岁疮痍近息兵”,描绘了经过长期战乱后终于暂获和平的背景,显示出诗人对于结束战争的欣慰之情。接着,“经营方喜得时英”赞美沈待制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适逢其时。
“从来汉粟劳飞挽,当使秦人自战耕”两句,以汉代的粮草供应和秦地百姓自力更生的历史典故,寄寓希望沈待制能促进地方经济恢复,鼓励民众自给自足,积极参与建设。接下来,“道左旌旗诸将列,马前弓剑六蕃迎”描绘了沈待制出行时的壮观场面,显示了他的威望和各地官员的敬意。
最后,“知君材力多闲暇,剩听阳关醉后声”表达了诗人对沈待制既有才能又有闲暇时光的羡慕,以及对他在酒后欢歌的期待,流露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