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滴沥几何深,犹有太古之遗音
出处:《东丁洞效江西体次知难韵》
宋 · 史尧弼
洞中滴沥几何深,犹有太古之遗音。
我来一唱三叹息,关雎之乐元非淫。
无声也复鸣东丁,入耳偏向幽人清。
端胜惠山味甘好,奔走水驿烦瓶罂。
我来一唱三叹息,关雎之乐元非淫。
无声也复鸣东丁,入耳偏向幽人清。
端胜惠山味甘好,奔走水驿烦瓶罂。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尧弼所作,名为《东丁洞效江西体次知难韵》。诗中作者以深邃的洞穴为背景,借由洞中的滴水之声,联想到远古遗留下来的音乐韵味,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追怀和尊崇。
"洞中滴沥几何深,犹有太古之遗音。" 这两句诗描绘了洞穴内泉水滴答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远古时代留下的音乐回声,展示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我来一唱三叹息,关雎之乐元非淫。” 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感慨,通过歌唱和叹息来表达对古代美好音乐《关雎》的怀念,同时强调这种追求并不过度。
“无声也复鸣东丁,入耳偏向幽人清。”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声音,它虽然无形,却能在洞中回响,宛如远古的钟声(东丁),这样的声音只对那些有心人耳边轻语,带来一种清新的感受。
“端胜惠山味甘好,奔走水驿烦瓶罂。” 最后两句诗通过比喻,将美好的音乐比作端正美好的惠山泉水,其滋味甘美;而世间纷扰的消息则如同奔波不息的邮驿和烦琐的盛酒器具,形成鲜明对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洞穴的自然声音和古代音乐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敬重,以及对于当下世俗喧嚣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