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十五知好道,从师别庭闱全文

十五知好道,从师别庭闱

元 · 大欣
故家西江上,游子未成归。
而我岂不怀,所惭志多违。
十五知好道,从师别庭闱
朅来苕上寺,遭时蹈危机。
秋风走淮甸,晏岁东海涯。
交情无厚亲,面诺心已非。
感子始终意,见我无瑕疵。
爱恶有妍丑,人孰不自知。
目睹凌云质,自足为我规。
况同早入室,甚知多令仪。
前年党祸作,众溃如星驰。
老师卧一室,四海浮云悲。
我时阙服役,赖子能扶持。
子去我始至,曾不慰渴饥。
遂令八十翁,落日乡土思。
别来鞠再华,田圃霜露滋。
穷檐白日晚,苦心徒尔疲。
感激子遂行,信有天下奇。
草堂白头亲,有弟供甘肥。
敢忘师道尊,恩义无或亏。
意气重然诺,为道况孜孜。
神机不停伫,天马脱絷羁。
能不念离索,潦倒成荒嬉。
尺书岂无邮,问谒多愧辞。
我有心与目,孰不为鸢鸱。
母老家亦殚,弟妹贫贱离。
长绝伯父恩,骨朽葬无资。
天诛不可逭,何用涕交颐。
因子感我私,听歌行步迟。
誓言如白水,我归岂无期。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大欣所作的《送晖东阳往江西省佛智师》。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诗的开头描绘了友人离家远行的情景,“故家西江上,游子未成归”,既点明了友人的身份和处境,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担忧。“而我岂不怀,所惭志多违”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遗憾,他虽有归家之心,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

接下来,诗人回顾了自己与友人相识相知的过程,“十五知好道,从师别庭闱”,展现了两人从少年时期就结下的深厚友谊。“朅来苕上寺,遭时蹈危机”则描述了两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经历,以及面对困难时的相互支持。

“秋风走淮甸,晏岁东海涯”描绘了友人离家远行的场景,而“交情无厚亲,面诺心已非”则反映了人情世态的复杂,友情在现实面前有时显得脆弱。“感子始终意,见我无瑕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忠诚和信任的感激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深情地回忆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前年党祸作,众溃如星驰。老师卧一室,四海浮云悲”。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两人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我时阙服役,赖子能扶持。子去我始至,曾不慰渴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无私帮助的感激。

最后,诗人以“感激子遂行,信有天下奇。草堂白头亲,有弟供甘肥。敢忘师道尊,恩义无或亏”收尾,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对家庭的牵挂,同时也强调了对师道的尊重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