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高斋频下榻,鬓毛偏厌雪花新
出处:《赠巫维祯太学》
明 · 佘翔
群峰矗矗水粼粼,南国长怀席上珍。
中垒说堪雠虎观,司空佩已合龙津。
书摊沧海来千里,曲奏阳春和几人。
不是高斋频下榻,鬓毛偏厌雪花新。
中垒说堪雠虎观,司空佩已合龙津。
书摊沧海来千里,曲奏阳春和几人。
不是高斋频下榻,鬓毛偏厌雪花新。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赠巫维祯太学》描绘了一幅山水与人文交融的画面。首句“群峰矗矗水粼粼”,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南方山水的秀美,山峦叠嶂,水面微波荡漾,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壮丽。次句“南国长怀席上珍”,表达了对巫维祯才华的赞赏,将他的才情比作珍贵的席上之宾。
第三句“中垒说堪雠虎观”,“中垒”指学问渊博,“雠虎观”借指古代藏书之地,意指巫维祯的学识丰富,堪比典籍丰富的虎观。第四句“司空佩已合龙津”,“司空”是官职,此处象征地位,“龙津”是渡口,暗示巫维祯的才华足以让他在学术界立足。
第五句“书摊沧海来千里”,进一步赞美巫维祯的学识如大海般深广,他从千里之外带来丰富的知识。最后一句“曲奏阳春和几人”,“阳春白雪”比喻高雅的音乐,表达对巫维祯艺术造诣的肯定,同时疑问能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和共鸣他的作品,暗含知音难觅之意。
整首诗通过山水、典故和比喻,赞扬了巫维祯的学识、才华和艺术成就,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才的欣赏和对知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