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旷豁远目,指顾得壮观
出处:《登清凉山》
清 · 沈德潜
蹑磴上烟丛,云木性所恋。
无风松自响,有涧路疑断。
兹山未峻极,祇齐蒋陵半。
清旷豁远目,指顾得壮观。
大江岷峨来,一气混澜汗。
群山龙蜿蜒,千里作屏翰。
城郭环螮蜺,烟火逾百万。
繁华江左雄,形胜天下冠。
六代等置棋,纷纷几龙战。
真人起濠泗,创业区县。
考卜协地灵,定鼎属天眷。
末季煽腥氛,神器丧荒晏。
宫阙址已湮,兴替理可见。
事往迹恍惚,感来情凄惋。
惟有青山色,今古常不变。
无风松自响,有涧路疑断。
兹山未峻极,祇齐蒋陵半。
清旷豁远目,指顾得壮观。
大江岷峨来,一气混澜汗。
群山龙蜿蜒,千里作屏翰。
城郭环螮蜺,烟火逾百万。
繁华江左雄,形胜天下冠。
六代等置棋,纷纷几龙战。
真人起濠泗,创业区县。
考卜协地灵,定鼎属天眷。
末季煽腥氛,神器丧荒晏。
宫阙址已湮,兴替理可见。
事往迹恍惚,感来情凄惋。
惟有青山色,今古常不变。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德潜的《登清凉山》,描绘了作者攀登清凉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蹑磴上烟丛”形象地写出山路的幽深与云雾缭绕,接着“云木性所恋”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山中无风而松声自响,山路曲折如涧,显得静谧而险峻。清凉山虽非最高,但足以与蒋陵相媲美,视野开阔,景色壮丽。
诗人以大江岷峨的壮阔景象为背景,比喻群山如龙蜿蜒,象征江山的雄伟和稳固。金陵城郭繁华,人口众多,被誉为江左雄镇,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的六朝在此展开过无数争斗,从孙权到朱元璋,各有兴衰。诗人提及真人孙策在濠泗崛起,开创基业,以及南京作为帝王之都的天眷之地。
然而,末世战火纷飞,昔日宫殿已成废墟,历史的兴替在此可见一斑。诗人感慨往事如梦,遗迹模糊,心中充满哀婉之情。最后,他以青山不改之色,寄寓对永恒不变的自然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江山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沉淀的敬畏和对自然永恒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