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江南第一流,居常不肯利名求
出处:《东山谢安》
宋 · 马之纯
人物江南第一流,居常不肯利名求。
壮年甘向东山隐,暇日须将妓女游。
既与斯人尝共乐,固应有患即同忧。
后来一为苍生起,破敌成功祇坐筹。
壮年甘向东山隐,暇日须将妓女游。
既与斯人尝共乐,固应有患即同忧。
后来一为苍生起,破敌成功祇坐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人物:江南第一流。居常:平时。
不肯:不愿。
利名求:追求名利。
壮年:青壮年时期。
甘:宁愿。
东山:代指隐居之地。
暇日:闲暇时光。
妓女游:与歌妓交往。
斯人:这些人。
尝共乐:曾经一起享受快乐。
患:困难或忧患。
同忧:共同分担忧虑。
后来:后来。
苍生:百姓。
起:奋起。
破敌:打败敌人。
成功:取得胜利。
祇坐筹:只因策略谋划。
翻译
他是江南才子中的翘楚,平日从不追求名利。年轻时他宁愿隐居东山,闲暇时也会与歌妓相伴游玩。
既然曾与这些人共享欢乐,自然在忧患来临时也会共同分担。
后来他为了天下百姓挺身而出,打败敌人后只因策略谋划而功成名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东山的士人,谢安,他不以功名自许,却在壮年时选择了归隐。诗中透露出他对生活的享受,如与妓女游乐,但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朋友的忠诚,当友人遇到困难时,他会同样感到忧虑。后两句则写他在国家有难时挺身而出,成功抵御敌人,最终却选择退隐,只坐观天下。
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着对朋友和国家的责任感。语言简洁,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