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济平生略,几语尚书郎
出处:《吴武选谒诗贻其封君二首》
明 · 胡直
掉头不肯仕,乃复挂金章。
天语瑶华重,皇恩奕世芳。
紫衣群鹿豕,乌帽照沧浪。
匡济平生略,几语尚书郎。
天语瑶华重,皇恩奕世芳。
紫衣群鹿豕,乌帽照沧浪。
匡济平生略,几语尚书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直为吴武选所作的两首诗中的第二首,题为《吴武选谒诗贻其封君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吴武选不仕的决心以及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
首句“掉头不肯仕”,生动描绘了吴武选拒绝入仕的情景,展现了他淡泊名利、坚守自我人格的形象。接着,“乃复挂金章”一句,通过“挂金章”的动作,进一步强调了吴武选对官场的决绝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他曾经拥有过官职,但最终选择放弃。
“天语瑶华重,皇恩奕世芳”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吴武选的高尚品质比作珍贵的瑶华,表达了对他品德的极高评价。同时,“皇恩”一词不仅赞扬了吴武选受到的皇家恩赐,也暗含了对吴武选道德风范的推崇与敬仰。
“紫衣群鹿豕,乌帽照沧浪”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紫衣”(象征高贵)与“鹿豕”(低贱动物),以及“乌帽”(黑色帽子,常用于文人雅士)与“沧浪”(清澈的河流),突出了吴武选不同流俗、洁身自好的形象。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吴武选的高洁品格,也体现了他对世俗功利的不屑。
最后,“匡济平生略,几语尚书郎”表达了对吴武选才华与智慧的高度认可。这里的“匡济”意为拯救、辅助,暗示了吴武选在政治或社会事务中具有卓越的才能和策略。而“几语尚书郎”则说明了吴武选只需简短的话语就能影响或指导高官,进一步凸显了他的智慧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武选个人品质、行为选择及社会影响力的描绘,既赞美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展示了其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独特价值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