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边报暗吞声,想见登谯与虏争
出处:《闻何立可李茂钦讣二首 其一》
宋 · 刘克庄
初闻边报暗吞声,想见登谯与虏争。
世俗今犹疑许远,君王元未识真卿。
伤心百口同临穴,极目孤城绝救兵。
多少虎臣提将印,谁知战死是书生。
世俗今犹疑许远,君王元未识真卿。
伤心百口同临穴,极目孤城绝救兵。
多少虎臣提将印,谁知战死是书生。
注释
初闻:刚刚听到。边报:边境的战报。
暗吞声:无声地承受。
想见:想象。
登谯:登上谯楼(古代防御工事)。
虏:敌人。
世俗:世人。
犹疑:还在怀疑。
许远:这里指许远,唐代将领。
君王:皇帝。
元未识:并未真正认识。
伤心:悲痛。
百口:全家。
临穴:面临危险。
孤城:孤立的城市。
绝救兵:没有援军。
虎臣:勇猛的将领。
提将印:握有兵权。
谁知:谁能想到。
书生:读书人,此处指诗人自己。
翻译
初次听到边疆战报时我默默无言,想象自己登上谯楼与敌人抗争。如今世人还在怀疑许远的能力,君王其实并未真正了解你的才能,真卿啊。
全家悲痛面临生死存亡,放眼望去,孤立的城池没有援军。
有多少英勇的将领握着兵符,谁能想到,战死沙场的竟是一个书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紧张氛围和战士们的悲壮情怀。"初闻边报暗吞声,想见登谯与虏争"两句,通过“暗吞声”的描写,表达了边疆传来的战争消息给人带来的不安与恐惧,"想见登谯与虏争"则展现了诗人对战事的关注和担忧。"世俗今犹疑许远,君王元未识真卿"这两句,表达了民众对于边疆战争的不解和朝廷对于忠诚将领的忽视。
"伤心百口同临穴,极目孤城绝救兵"写出了战士们共同面对死亡的悲凉,以及孤立无援的城池与外界失去联系的绝望。"多少虎臣提将印,谁知战死是书生"这两句,则揭示了许多勇猛的将领手持军令,指挥战斗,但却不知道在战争中丧命的是那些有文化背景的人,这里有对“书生”身份与其实际担当的哀叹。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宋代边塞战事的艰苦和士兵们的悲惨,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忠诚将领不被朝廷认可的无奈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