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土虽知羞绛灌,抽身何不效留侯
出处:《过淮阴祠二首》
明 · 杨爵
郦生终把蒯生□,□□君臣况可忧。
分土虽知羞绛灌,抽身何不效留侯。
荒祠空洒英雄泪,青简还多信史收。
百战功劳千古恨,凄风落叶暮山秋。
分土虽知羞绛灌,抽身何不效留侯。
荒祠空洒英雄泪,青简还多信史收。
百战功劳千古恨,凄风落叶暮山秋。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的《过淮阴祠二首》中的第二首,通过对淮阴祠的访问,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郦生终把蒯生□,□□君臣况可忧”,以郦生和蒯通的故事开篇,暗示了君臣之间的复杂关系,引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担忧。颔联“分土虽知羞绛灌,抽身何不效留侯”中,“绛灌”指汉初的两位功臣周勃和灌婴,而“留侯”则是张良的别称。诗人在此对比了不同选择的结果,暗含着对明智决断的推崇。
颈联“荒祠空洒英雄泪,青简还多信史收”,描绘了祠堂内英雄的泪水与历史的真实记录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历史的真实性和英雄的悲剧色彩。尾联“百战功劳千古恨,凄风落叶暮山秋”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通过描述战争的残酷与时间的无情,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沉反思和对英雄逝去的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权力、忠诚与背叛等复杂主题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