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奈鱼虫草木何,诗之机械也无多
出处:《郡斋与龚济叔刘薰卿谈诗》
宋 · 曾丰
其奈鱼虫草木何,诗之机械也无多。
气犹动志平心养,声可成文泛口哦。
玄酒太羹君子淡,蒉桴土鼓圣人和。
鬼神天地与吾一,相感相通岂在他。
气犹动志平心养,声可成文泛口哦。
玄酒太羹君子淡,蒉桴土鼓圣人和。
鬼神天地与吾一,相感相通岂在他。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机械:这里比喻诗歌创作并非机械式的劳动。气犹动:气息依然流动,指生命力未消。
玄酒太羹:玄酒,淡酒;太羹,古代祭祀用的简单薄汤,象征清淡生活。
蒉桴土鼓:蒉,草编的鼓槌;桴,鼓面。象征简朴的音乐。
鬼神天地:泛指宇宙自然的力量。
相感相通:相互感应,心灵相通。
翻译
面对鱼虫草木又能如何,诗歌创作其实并不多。气息尚存,心境平和以养志,声音出口便成文。
清雅的酒如君子淡泊,土鼓蒉桴显圣人和谐。
鬼神天地与我同在,感应相通并不在于他处。
鉴赏
这首宋诗《郡斋与龚济叔刘薰卿谈诗》是曾丰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首句“其奈鱼虫草木何”以自然界的鱼虫草木为对象,暗示诗歌创作应关注生活与自然的细微之处。接下来,“诗之机械也无多”揭示了诗歌并非机械式的技巧堆砌,而是要蕴含真情实感。
“气犹动志平心养,声可成文泛口哦”强调诗人在创作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用心去培养诗的气韵,让语言流畅地表达出来。诗人推崇的是质朴无华的风格,如“玄酒太羹君子淡,蒉桴土鼓圣人和”,意指高尚的诗歌如同君子的淡泊,简单而深沉,如同圣人的和谐,不需繁复的装饰。
最后两句“鬼神天地与吾一,相感相通岂在他”传达出诗人认为诗歌应当与天地鬼神共鸣,达到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这种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并不在于外在的形式或技巧。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曾丰对于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主张诗歌应源于生活,发自内心,追求真挚与和谐。